应4166am金沙信心之选翻译系系主任窦卫霖教授和赵刚教授邀请,美国中阿肯色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庄国欧教授于2017年5月24日来我校访问,并于当日在第二教学楼113教室为我校翻译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访问学者做了一场题为“《易经》在西方的翻译、传播及影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个案研究之一”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翻译系主任窦卫霖教授主持。
庄国欧教授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了比较文学,现在教授汉语、中国文学、中国电影,同时做孔子学院的美方院长。
庄教授的讲座幽默风趣。他的开场白讲了一个笑话,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他说,他当年读英文专业,班上的女同学都很愿意到别的系科去找男朋友,“他们要很自觉地到物理系、化学系,当时中国,我们那个时候是要建设四化,所以她们就很自觉地把自己放在要为男朋友翻译西方最先进的科学(知识)的位置……外文系的男同学就没有什么机会……”。庄教授还没有讲完,听讲的老师和学生已经笑得前仰后合,大家的拘谨一扫而光。
庄教授也通过自己在来中国的飞机上看过的一个科幻片“降临”(Arrival),来鼓励学生,学习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他说,该电影中,地球人得知外星人来袭,各国决定派遣部队迎敌。但是没法沟通,于是威严的将军马上找到一位语言学家,请他做翻译。在前线的,除了部队和先进武器,就是两个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一个语言学家。让他们直接去和外来的人沟通。庄教授说,如果将来真有那么一天,外星人来的时候,你们就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这个就是你们的强项。跨文化交际,也是能力,也是意识,也是视野,包括判断,包括你对人的心理的了解。所以作为翻译学生,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学生,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庄教授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了在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困难挑战。他说有一次,他给学生讲《庄子·齐物论》中“朝三暮四”的故事。美国学生对于猴子对于“朝四暮三”的安排更开心的解释是,晚上饿了一夜,早上多吃东西是对的。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中,主人公的妈妈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喜欢涂脂抹粉,主人公嘲讽他妈妈的脸“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庄教授说,这个比喻美国学生一读,他们立刻“炸了锅”。因为在美国学生看来,老年人有与年轻人交往的权利,更有化妆的权利。所以这部小说本来要反封建,提倡婚姻自由等新风尚,但是这个对老年人的恶毒比喻,却让美国学生觉得更封建了。给美国学生教沈从文的《边城》,当美国学生们读到故事中的童养媳比小丈夫的年龄大的多的时候,美国学生的反应是:“哎呀,这么好的事情!……这个丈夫是自己带大的!这样多好啊!”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一个文本在另一个文化中接受的时候,实际上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会发现,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价值可以非常不一样。
在讲到正题,即《易经》在西方的翻译、传播和研究的时候,庄教授也分享了很多趣闻。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是《易经》。西方有些哲学家试图在《易经》中探索上帝创造世界的佐证。他们把八卦符号中“乾”的符号(三横符号)附会为《圣经》中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把“乾卦”(六横符号)附会为《圣经》中上帝的六日创造。中国的“船”字,可以被拆分为“舟 + 八 + 口”,他们会说,这就是诺亚方舟,因为《圣经》中记载,诺亚方舟造成以后,人类只有诺亚家的八口人登上了该方舟。汉字的“禁”,上面两棵树,下面一个“示”(表示神)。他们认为上面的两棵树是“生命树”和“智慧树”。这些西方的哲学家们认为这是东方古老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一种“暗合”。这些趣闻,让前来听讲的同学增加了对这部中国古老哲学著作的印象。
庄教授还讲了《易经》在西方的翻译史,讲到了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人首次将《易经》翻译成了拉丁文,使之传入西方;讲到了西方汉学家理雅阁(James Legge)、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卡尔·荣格等人对《易经》在西方传播的贡献。并为同学们介绍了《易经》研究对西方宗教、心理学、文学和艺术研究的影响,以及一些相关概念和术语,如“同时性”(synchronicity)、“非因果律联系原则”(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有意义巧合”(meaningful coincidence)、“原型”(archetypal)、“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等。庄教授也对《易经》在西方研究做了一些总结和展望。他认为,《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可以为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生态、民族冲突等各种危机提供宝贵的启发,《易经》是世界文化的共同遗产。西方易学研究的方法和成果是催化剂,可以重新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机。
最后,庄教授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互动。他认为,中国的哲学思想要走出去,也要靠我国译者的不断努力,做好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工作。中国译者要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知识背景,在翻译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中国的奋斗就是世界的奋斗”,中国文化精髓的传播,其希望在于学生。庄教授的渊博的学识以及一丝不苟、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撰稿:杜振东、尚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