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敬业教授,中国资深翻译家,1942年生于浙江黄岩,1959-1964年就学于4166am金沙信心之选,毕业后留校任教。他长期从事外国语言(法语、俄语、越南语)、文学和文化的教学、研究及双语翻译工作,已出版各类作品50余部。
走进法国教育,传播中华文化
1995和1997年,他两度以法国教育部批准的一等一级教授资格身份,任职于法国滨海大学所属的敦刻尔克高等国际商学院,在该院创建“马可·波罗通修大课”,向法国学生全面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那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不久,法国学生对于中国的认知有限。何敬业教授作为该校首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客座教授,借商学院的讲台,向法国学生全面介绍中国文化。他的课程共18个专题,详细介绍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他对学生的要求有求必应,甚至在学生会办公室里放置办公桌,随时接待师生对中国文化的咨询和交流。他永远都牢记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他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勤奋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学校上下的一致好评。
在法国讲学期间,他还在法国国家级外贸杂志《le MOCI》上撰写文章,介绍刚成立不久的浦东经济特区,以上海的特殊优越条件向法国商界呼吁来国际大都市上海投资。这些努力都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听他课程的法国学生中,有许多人后来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商贸工作;还有多位来上海经商的法国人曾前来华东师大拜访何教授,探讨相关问题。何教授说:“我不是经济学家,我只是一个外语教师。但是只要秉承文明需要交流互鉴的平等态度,增进中外各方人士的沟通,就可以正确宣传中国,与外国人多增加平等的文化交流互鉴,一旦相互理解,他们会更加热爱我们中国,会乐于跟我们打交道。”
各民族文化需要理解和认同
何教授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他相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则是实现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幸福生活。在此背景下,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显得尤为重要。各个民族的文明都值得互相尊重,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他举了不少世界上不同民族的生死观、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的不同表现与其产生根源之间的关系,小到以目前中国的年轻人们也已习惯使用AA制付款为例,说明这与热情好客并无矛盾。何教授笑着说:“我们还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求同存异嘛!因为每个民族的文明有它的特色,我们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他深入思考后认为,需要各民族不仅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层面积极交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才能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何教授不仅将中华文明介绍到外国,也将外国文化成果引入中国。他因国家需要,在大学正规学过俄语、越南语,又自30岁起学习法语,不仅在华师大终身执教外语专业,也从事外国文学、文化、影视作品翻译工作,于2011年获得了国家“资深翻译家”的荣誉称号。尽管他近50年主要从事与法语有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但仍谦称自己对法国尚未真正深入了解,只是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尽自己一分绵薄之力而已。他谈到与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阿尔贝·索布尔的交往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解一个国家需要深入底层,感受文化的本质。他主张积极的跨文化交流,外语人要为世界各民族之间架起一座座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尊重、理解、超越
“尊重、理解、超越”是何教授对年轻人的叮嘱,无论学术研究还是文化传承,皆应如此。
何教授认为,尊重他人的文化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重要价值观。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信仰,这些元素塑造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理解不同文化的深层次原因可以打破偏见和成见。“理解”一词也不是单纯的“知晓”,而是“理性地、经过思考后的了解”。“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新事物,我们都应持包容、理性的态度,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和繁荣的世界。
何教授认为一代人跟一代人之间不是代沟,而是一个一个向上的阶梯,后代一定是超越前一代的,但是“超越”这个词非常关键,必须超过,不能越过,也就是守正创新。比如中国高铁,也是经过慢速的绿皮车阶段,才达到每小时350公里风驰电掣的“中国速度”。同样,年轻人只有不断思考,“异想天开”,不迷信“权威”才能把学问不断向前推进,文明才能不断进步。但要守正创新必须扎实打好自己的知识基础,否则创新会是空中楼阁。何教授给学生或读者们最多的寄语是: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业精于勤!
何教授今年已经81高寿,但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从华东师大4166am金沙信心之选退休20多年了,他仍身体力行继续发辉余热,为学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开展各类公益文化讲座,积极参加校内外社会活动。疫情期间,何教授介绍他最新出版的法国文学作品的网络直播,引得上万人收看并参与互动,许多媒体争相报导这一文化新闻。“我们现在讲文化自信,首先要让文化深入人心。”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何教授坚持发挥自己的外语优势,始终活跃在他热爱的中外文化交流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