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由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主办,4166am金沙信心之选承办的第九届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大夏跨学派语言学论坛在4166am金沙信心之选闵行校区隆重召开。本次学术盛会的主题是“新时代话语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邀请了来自各高校的八位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发言和学术对话,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话语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论坛吸引了来自各地高校近150余名外语教师及研究生参与,反响热烈。
10月28日上午,在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副院长张浩敏教授的主持下,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主任、话语语言学研究会长李佐文教授致开幕词。李教授首先对4166am金沙信心之选30周年院庆和第九届话语语言学学术论坛暨第七届大夏跨学派语言学论坛的顺利召开表达了衷心的祝贺,接着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各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真挚感谢。
随后,4166am金沙信心之选院长杨延宁教授发表致辞。他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期待,并对话语语言学学术论坛和大夏跨学派语言学论坛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杨延宁教授指出,话语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大夏跨学派语言学论坛则为不同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推动了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此次论坛的主题和议程安排丰富多彩,涵盖了话语语言学的多个研究方向。
开幕式后,专家们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开展了主题报告。第一场学术报告《人类言语交际视阈下的人机对话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李佐文教授主讲,4166am金沙信心之选袁陈杰博士主持。李佐文教授从语言智能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如何遵循言语交际中的原则。他指出,最能体现语言智能水平的ChatGPT以其强大的生成能力,融合信息搜索、机器翻译、人机交互于一体,实现了人机对话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基于预训练技术的大语言模型仍然经常出现事实性错误,未能完全遵守质的准则。针对这一问题,李教授以北外外语学习智能对话系统为例,参照人类言语交际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引擎知识增强大模型的外语学习对话系统。这一系统旨在提高大模型用于知识学习的可靠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学习体验。李教授在报告中还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理念、实现方法以及应用前景。
第二场学术报告题为“The legitimating effects of proximization in discourses of public health crisis: An experimental study”由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辉教授主讲,4166am金沙信心之选何刚教授主持。张辉教授从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理论交叉视角出发,基于心理空间理论、话语空间理论和趋近化理论,通过三角互证的方法研究公共卫生危机话语。该实验通过在线调查平台Credamo招募了230名参与者,探求其对于强弱两种趋近程度的话语版本的感知效果。研究表明,无论受试者之前的情感态度如何,强趋近性话语策略会加强恐惧和胆怯的情感感知,从而起到支持限制性抗疫政策的效果。这项研究不仅聚焦于概念定位与心理空间认知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能够解释限制性健康危机管理中语言形式所承载概念的使用。
第三场报告《异常话语现象的脉络辨析》由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杜世洪教授主讲,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博士研究生张芸依主持。杜世洪教授围绕异常话语现象中,句法异常、逻辑异常和语义异常的脉络联系进行探讨。杜教授以“连贯因子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雷蒙多的逻辑异常话语、美国某些政治家的摩尔悖论式话语以及浪漫主义诗人的典型语句为典型例子,从立言、说事、论理和表情这四个层面,来诊断与辨析话语连贯的语脉、意脉、情脉和理脉,指出异常话语现象连贯构建的单脉或多脉,纯脉或杂脉的实质。最后,他总结道,日常生活中的异常话语现象在脉络辨析法的视野下仍然属于正常的话语,它们的异常表现为脉络的杂乱贯通,该研究结论为我们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四场学术报告《传播视角看话语》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向明友教授主讲,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左百瑶副教授主持。向明友教授从语言学和传播学不同视角出发,对语言、话语和传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他以独特的视角勾画了言语交际的基本机制,并剖析了言语功能及其在传播中的地位。在报告中,向明友教授强调了语言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他指出,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更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信息传播的基础。他通过深入剖析言语功能及其传播机制,揭示了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向明友教授还强调了精准传播的重要性。他指出,在信息时代,有效的传播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言语实践者需要精准把握语言的使用,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在专家论坛的讨论环节,来自各个高校的青年教师和硕博研究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10月29日上午,西南大学文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4166am金沙信心之选杨延宁教授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伟教授做主旨发言。第五场报告《隐喻在话语中的建构与劝说功能》由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文旭教授主讲,4166am金沙信心之选李金彩博士主持。文旭教授首先对隐喻进行了全新的阐述,他指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他简单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蓄意隐喻理论以及视觉/多模态隐喻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隐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随后,文教授从具体的话语入手,详细探讨了隐喻在话语中的建构功能和劝说功能。
第六场报告《“漂绿”修辞的生态批评话语分析》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苗兴伟教授主讲,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博士研究生胡真主持。苗教授从“漂绿”的概念出发,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力。他指出,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低碳生活和绿色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和公众的环保认同。然而,有些企业和商家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利用公众的环保认同,通过虚假的环保宣传掩盖产品背后的环境破坏,或者通过绿色诉求建构企业对环境负责的生态身份,以达到“漂绿”的粉饰效果。苗教授强调,“漂绿”修辞是一种话语策略,它通过选择特定的话语表达方式来影响受众的观点和行为。对“漂绿”修辞进行生态批评话语分析,有助于揭示其话语运作机制,进而防止企业和商家通过虚假宣传误导公众。在报告中,苗教授还详细分析了“漂绿”的几种常见手法,包括使用以利遮弊、举证不足、含混不清等。他指出,这些手法都是为了掩盖或转移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第七场报告《教材语篇研究的系统功能模式》由4166am金沙信心之选杨延宁教授主讲,4166am金沙信心之选邹航副教授主持。杨教授在充分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教材语篇研究的创新路径,并为语料分析提供操作方法。他提出,所有的语篇分析要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语篇建构类要素和语境指向类要素。前者主要包括语音特征、信息结构、指称关系、衔接成分和词语链条,后者涉及词语选择、词义指向、词类转换、句式类型、互文特征和评价手段。这两类要素相互支撑,构成了教材语篇分析的完整框架。为了验证这一框架的有效性,杨教授对比分析了汉英教材语篇中的差异和共性,并从表意需求和语境限制两个角度进行了解读。
第八场报告《社交媒体自夸交际的语用视角分析》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任伟教授主讲,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博士研究生蒋永久主持。任伟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自夸话语近年来引起了话语研究者和语用学者的兴趣,但相关汉语网络话语交际研究仍亟待加强。任教授的研究主要基于汉语社交媒体真实交际语料,探究我国青年社交媒体自夸交际话语,调查汉语自夸话语中的超语使用,并剖析汉语社交媒体中自夸交际及互动的语用策略。此外,任教授还提到,自夸交际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言语行为,需要掌握适当的策略和技巧。在社交媒体中,自夸交际往往与身份建构、形象塑造以及人际关系管理等密切相关。通过理解这些方面,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夸交际现象。
在专家论坛的讨论环节,来自各个高校的青年教师和硕博研究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10月29日中午,论坛举行闭幕式,4166am金沙信心之选何刚教授致闭幕词。何刚教授首先对所有参会专家和与会者表示了真挚的感谢。他指出,本届论坛得以顺利举办,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他们的精彩演讲和深入探讨,为话语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何刚教授还表示,本届论坛的主题和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各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进一步推动了话语语言学的发展和创新。他希望在未来,能够继续邀请更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助力中国语言学创新发展。
撰稿人:何一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