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9日下午,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德语专业成立50周年庆祝会在线上举行。4166am金沙信心之选院长杨延宁教授出席庆祝会并致开幕词。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中德学院院长李立贵教授和复旦大学外国文学学院魏育青教授作为校友代表出席活动并发言,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顾颖教授、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德语专业退休教师曹乃云教授、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北京代表处主任和历届校友纷纷发来贺信、祝贺视频。校友、师生等一百余人欢聚云端,热烈庆祝德语专业成立五十周年。

  首先,4166am金沙信心之选院长杨延宁教授致开幕词。杨院长深情回溯了德语专业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对德语专业立德树人的优良传统给予了高度肯定;众多师生和校友汇集云端,正体现了不为疫情所扰、不为距离所困的浓厚师生情。随后,杨院长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作为英语专业的学者,在求学与研究的过程中与德语结下的不解之缘,并由此提出,应该把德语专业的发展置于更大的文化板块之中,凸显出其作为关键语种在整个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以促进其长远、全面发展。最后,杨院长表达了对德语系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的期望与信心。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顾颖教授发来贺信,赞赏了德语专业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上、尤其是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取得的斐然成绩,并基于自己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专家的经验和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德语专业的优势,为德语专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的建议。他也表达了对德语专业同学厚重的期望,希望同学们牢记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德语,争做中德合作与交流的优秀使者。

  华东师大德语系82级校友,现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中德学院院长李立贵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贺词。李立贵教授首先表达了因为疫情不能回到母校校园的遗憾,并代表校友向母校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感激。他深情回忆母校的一草一木、亭台楼阁,漫步丽娃河畔的美好远远胜过当时生活和学习条件的艰苦,并寄语德语系同学们,要明确人生目标,永不满足地向前。最后,他为大家送上了美好的祝愿:祝德语系的同学身心健康、扎实德语基础,成为具有创造力、想象力、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人才;祝母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祝德语系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旅居奥地利维也纳的德语专业退休教师曹乃云教授也发来一封深情的贺信。曹乃云教授从德语专业建立之初讲起,致敬默默奉献、兢兢业业的前辈们,也是德语专业的开拓者——孙汇琪老师、刘饶老师、秦竞付老师、孙延庆老师、高更夫老师、陆映霞老师、胡畏老师、郑育英老师、申亚楠老师等人。自创立之初,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德语专业一直立足学生,以严谨教学著称于上海甚至全国,教学成果显著,历届德语人才辈出。曹教授回忆起当年德语专业学生刻苦拼搏的优良学风,其中两件趣事令他尤为印象深刻:一位大三的同学将德汉简明字典背得滚瓜烂熟;还有一个班级同学背课文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前来观摩的邻班同学翻书的速度。曹教授还回顾了华师大德语教研室的教材发展建设史,强调德语专业对科研、教育的重视。最后,他期待德语专业能够始终坚持教书育人、始终坚持为国家培养坚实可靠的德语人才,并祝愿德语专业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北京代表处主任Ruth Schimanowski女士在祝贺视频中提到,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与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德语专业有着深厚的渊源,自1991年中心派遣第一位德国专家到4166am金沙信心之选任教以来,至今累计已有6位来自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德国专家参与过德语专业的教学工作。她高度赞赏德语专业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维护中德友谊纽带作出的贡献:德语专业多年来与汉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等多所德国高校保持良好合作,开展诸多交流项目,现今依然克服着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为学生提供赴德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几十年来,德语专业培养的许多优秀人才也已成为中德学术交流的中坚力量。Schimanowski女士希望未来双方能够延续友好合作的传统,一起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海德国中心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Christian Sommer先生在贺词中表示,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德语专业成立50年以来,培养了一批批既具备良好语言能力、又了解中德两国国情的毕业生,不仅为在华的德国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也在各个领域中促进了中德两国的交往。他指出,尤其在当下这个跨国流动受到限制、人际交往大大减少的时代,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德语专业在促进中德两国的联系和相互理解方面肩负着空前巨大的责任。上海德国中心衷心祝贺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德语专业成立50周年,并祝愿未来一切顺利。

  贺词与贺信之后是校友学术报告环节。第一场报告由德语专业1977级校友、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带来,题为《拒迎归异:岔路口的译者》。现任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的魏育青教授曾出版多部重量级德语文学、美学、哲学译著,作为翻译实践与研究的专家,魏教授伴着详实的例证娓娓道来,向参加庆典的师生深刻阐释了译者在基本文化立场和宏观翻译策略层面上,处处面临着“拒”与“迎”的两难选择:维持祖国语言纯洁性,还是丰富祖国语言;如社科著作的核心术语翻译是保持全文一致,还是根据语境变化;是多加注释,还是为读者留下较大解读空间;迎合普通读者还是专业读者的需求;体现不同作家的文风还是注重逻辑义理。魏教授总结道,翻译的目标是做到“文质彬彬”、避免偏颇;同时,译者也期待读者多元化的接受与宽容。

  第二场报告由德语系教师黄雪媛带来,题为《布莱希特诗歌中的“树”主题》。毕业于华东师大德语专业、留校任教的黄雪媛老师多年来深耕德语文学,跟随着她的解读,听众们沉浸式地领略了布莱希特诗中处处可见的树的身影:苹果树,李树,接骨木,赤松,冷杉,杨树......她提出,在不同的时期,布莱希特的树会有不同的形态,它们陪伴了诗人的青春和爱情,见证了纳粹时代民族和个人的厄运,安抚了诗人颠沛流离的岁月,静候着诗人的回归和老去。树是信念,是生之勇气,是无言的爱。

  德语系的同学们也通过表演节目的形式为德语专业送上生日的祝福。2020级的同学表演了诗朗诵《An den Mond》,以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诵歌德的这首小诗,并通过一张张照片展示了两年来在华师大学习德语的点点滴滴,为德语专业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Alles Gute zum Geburtstag!(生日快乐)”。

  21级与22级的同学们则献唱歌曲一首,祝福每一位德语人在自己的星空中,为所热爱的生活和事业采撷最璀璨的星。

  活动的最后,杨延宁院长致闭幕辞。他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困难,但好在希望总比困难大,我们要始终相信,无论是在大的国家、社会层面,还是在小的学院层面、德语专业层面,只要满怀信心,砥砺前行,当前面临的一切困难总是能够克服的。最后,杨院长倡导德语系师生共同期待美好的未来。

4166am金沙信心之选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