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在教师之家报告厅举行学习贯彻落实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暨卓越育人“回头看”:AI赋能外语学科专题研讨会,落实“寒假预备周”工作要求,检视卓越育人工作成效,探讨时代变局与技术变革下的外语学科发展之策。会议特邀校教务处处长周先荣、教育学部副主任陈向东做主题报告,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全体系部负责人、教授、副教授、青年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教务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杨延宁主持。

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召开卓越育人“回头看”——AI赋能外语学科专题研讨会


会上,各系部主任围绕“卓越育人‘回头看’发现的问题和拟采取的举措”、“AI赋能本学科发展的可行路径思考”及“未来三年各系部拟蓄力发展的突破点”三大主题进行汇报,与会教师开展交流研讨。


回头看”:“卓越育人”的回顾与思考


根据学校卓越育人“回头看”工作要求,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各系部以问题为导向,以落实为核心,自2023年11月起面向师生、校友开展广泛调研,听取意见、共谋发展。

如何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做好专业培养?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课程修读需求?如何在以技能为主的语言课程中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喜爱度?如何有效提升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面对外语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各系部主任集思广益,依据调研结果,紧密围绕专业实际提出“破题之策”。

在培养环节上,各系部提出要持续优化改进“全育人”视角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面向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一生一案”的个性化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充分发挥华东师大外语学科特色,突显办学优势。在课程建设上,要充分考虑语言技能提升、语言知识拓展、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有机融合,打造进阶式、立体式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模式和课程内容,启发教学智慧,培养高阶思维。在教学能力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质量,增加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朝着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共同发展的方向努力,同时注重将自身的科研工作与教学相融合,用高质量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研”相长。在支持学生持续发展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学科竞赛以及“双创”的培育与指导,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拓展实践与就业渠道,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英语系主任陈俊松、翻译系主任赵刚、日语系主任尤海燕、法语系主任金桔芳、俄语系主任胡学星、德语系主任冯晓春、西班牙语教研室主任徐玲玲、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严文庆分别围绕三大主题进行报告


各系部汇报后,校教务处处长周先荣介绍了学校卓越育人的背景、现状和未来。她指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是国家之急、时代之需,华东师大回应时代需求,担当时代使命,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牵引,确立了以“一目标、三阶段、两课堂、四导向”为内核的卓越育人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凸显了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根据校第十四党代会确立的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总目标,学校卓越育人模式与时俱进、迭代升级,精耕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田,以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达成为中心,以“卓越育人”工程为抓手,推动育人模式转型升级。周先荣强调,4166am金沙信心之选要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和审核评估专家意见,进一步谋划本科卓越育人三年行动计划,在双语双科人才培养、公共英语建设、师范生本硕一体化培养、国内培养与海外交流的衔接融合、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凝练工作思路,形成有效举措。

校教务处处长周先荣开展“华东师大卓越育人的背景、现状和未来”专题报告


抓机遇”:探讨技术变革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外语学科面临重大挑战,外语学科何去何从?如何将新技术赋能外语教学?本次会议邀请了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副主任陈向东以“数字赋能时代:面向大模型的外语教学”为题开展辅导报告。

陈向东指出,语言能力是通用智能,大模型可以极大丰富外语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为外语研究提供新的技术途径、新的语言学习的理论视角及新的研究方法,在开展个性化学习、文本写作训练、教学行为代理、情感表达和沟通、理论知识拓展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对大模型赋能外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充分考虑外语专业的曝光度,真正理解技术“颠覆性”的意涵,强化技术无法达到的能力;二是从大模型角度看待知识以及语言的特征,建立外语学习的大模型、丰富相关语料库;三是尝试用技术重塑语言学习的内容与过程,同时充分思考人工智能的本质。

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副主任陈向东以“数字赋能时代:面向大模型的外语教学”为题开展专题报告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教师畅所欲言,围绕AI赋能外语学科发展的可行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英语系教授何刚认为,人永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和中心,对于新技术的出现,我们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是“谁服从谁”,而是“协同共存,为我所用”。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美育、情感等能力的培养是AI不能取代的,这也是华东师大外语学科的优势之一,我们既要培养学生写出“优雅的文字”,又要训练他们科学理解语言及迅速处理识别问题和信息的能力。

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法语系教授袁筱一认为,在语言的教学中,“人文”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外语学科的立身之本,要做好立身之本的学问。回顾我国外语教育的百年历史,外语学科与生俱来具有“跨学科”以及“面向社会”的学科属性,在面临新技术的冲击时容易迷失“学科之本”,这需要外语人警惕和思考。究其根本,AI技术更多是研究手段的颠覆,外语研究者要坚持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对象,这些是不能被技术所取代的。

英语系教授陈茂庆认为,AI技术可以帮助外语学科发展地更好,研究者可以在“翻新”和“创新”之间寻找平衡。他建议青年教师要主动跟踪技术发展,熟悉话语体系,在课堂教学和研究中主动融入相关元素。英语系教授刘森提出,在语音等语言基础训练中,AI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起到解放人力的重要作用。

法语系袁筱一教授,英语系何刚教授、陈茂庆教授、刘森教授发言

就AI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践而言,与会教师认为,对于传统语言教学中的基础性、重复性工作,AI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但就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思维培养及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方面,教师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利用AI技术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语言学习效率,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专业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主动应对新技术、新挑战,在开展虚拟仿真教学、数字人文研究、跨学科研究、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研究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拓宽研究领域,紧紧围绕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

日语系副教授乔颖、法语系副教授左百瑶、英语系张琳老师等与会教师热烈交流研讨


绘蓝图”:打造引领育人创新的华东师大外语模式


在听取各系部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后,副院长王静对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卓越育人工作进行回顾,并对学院未来三年卓越育人工作进行展望。她表示,新时代对卓越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4166am金沙信心之选要紧抓机遇,紧密对接学校“三大卓越工程”和“五个一流行动计划”,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完成专业建设转型升级。一是要对标卓越育人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双语双科”实验班的学科交叉方向,按照“一人一册一档”对拔尖人才进行个性化培养;二是要发挥师范大学外语教师教育引领作用,探索开展非英语师范教育;三是要持续加强关键语种建设,形成“招-培-就”正向反馈,推动人才培养更高质量发展;四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拓展学生跨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五是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服务学校卓越育人总体目标。

院党委书记韩春红在交流中就各专业未来发展与转型分享了自己的三点思考,一是要“以我为主、跨前一步”,鼓励各系部围绕新技术新思潮主动谋划专业发展,实现“一系一策”、“先破后立”;二是要“统筹兼顾、盘活资源”,打通各语种专业壁垒,集中力量对接国家急需,推动学科转型升级;三是要“集思广益、推动落地”,要经常地、充分地与专业师生开展交流研讨,集中好的工作思路和发展建议,改变思维,推动学院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最后,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杨延宁进行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有效推动了各专业教师“同题共答”,进一步凝聚“唯卓越方可立足”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明晰了未来三年华东师大外语学科发展的前进方向。今后学院将持续打造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能力的平台和空间,做好制度建设,提供灵活性的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发展每一位教师的优势和能力。第三次技术跃迁的浪潮不可逆转,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紧跟潮流、拥抱变革、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学院追求卓越的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杨延宁进行总结发言

部分与会教师合影


4166am金沙信心之选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