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东师大建校及外语学科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10月16日下午,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关键语种教师教育研讨会暨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关键语种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333报告厅隆重召开。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束定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徐锦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郭侃亮,4166am金沙信心之选领导、各系部师生及关键语种中学教师代表到场参加。会议由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副院长朱晓映教授主持。
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副院长杨延宁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心成立的背景和使命。他指出,全球化背景亟需不同领域高端涉外人才,从英语教育到真正的外语教育的综合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但除英语以外的其他关键语种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课堂、教材等方面的研究尚十分有限,亟待发展完善。4166am金沙信心之选拥有日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多语种教学科研平台,关键语种教育研究中心正是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及师范大学特色和优势而筹建。中心将始终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核心,聚焦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段衔接、顶层设计与规划等问题,发挥华东师大教育学科优势,努力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中外语人才的贯通培养,为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参与全球治理做好人才储备和供给。
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4166am金沙信心之选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为中心成立发来视频致辞立。柯政认为,中心的成立既是“符合战略需求的大事”,也是“符合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定位的正事”,华东师大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作为教育领域部市共建的国家级智库机构,希望与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中国教育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周彬对中心的成立表达热烈祝贺,他表示,4166am金沙信心之选为多语种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心的成立积极响应了国家对关键语种师范人才的需要,为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更多丰富的资源。教师教育学院会积极配合中心开展工作,共同培养更多关键语种人才。
随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研员、4166am金沙信心之选校友郭侃亮与杨延宁共同为关键语种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束定芳教授围绕“时代呼唤多语种人才”开展主旨报告。基于多语种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以及学校特色建设的需求,他提出了以“早起点、一条龙、双外语、多专业、聚焦区域、国际交流”为特点的多语种人才培养理想模式,通过局部试点、特殊政策等实施方式,以期破解上海部分中学多语种教学尝试中出现的难题,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多语种学习环境。他指出,加强多语种师资培养应从职前教育和教学研究两方面着手,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为关键语种人才培养系统化、规范化增添动力。
徐锦芬教授作题为“多语种意识视角下我国多语基础教育的战略思考”的主旨报告。她认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加速,外语在军事安全、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当代语境中大有“用武之地”。然而在目前的多语教育中,三语习得相关理论支撑以及战略高度的整体规划仍待完善,教学方法上也存在无序性,难以满足国家当前多语人才的需求。依据关键期假说理论与多语言意识理念,她分享了关于多语基础教育的战略思考,认为重点在于认知思维能力与多语资源意识的培养,要从源头调整外语的定位,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多语战略型人才奠定基础,最终达到教学与教育的平衡与统一。
关键语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大日语系主任尹松以“中学日语教师教育的现状与课题”为题开展主旨报告。她从上海市中学多语种教学现状调查入手,指出了当前中学日语教师存在教学实践研究能力不足等挑战,提出大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研修、基础数据收集、国际比较研究、教育教学衔接、教育理论构建等方面帮助中学日语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为适应时代变化,服务国家战略贡献己力。
在随后的校友论坛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郭侃亮、甘泉外国语中学日语教师王颖芳、甘泉外国语中学俄语教师赵红旭 、浦东外国语学校法语教师花威、闵行外国语中学德语教师赵苑琳、甘泉外国语中学西班牙语教师王媛媛就上海市中学关键语种的课堂教学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汇报交流,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在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经验与体会。作为4166am金沙信心之选优秀毕业生代表,他们已经在中学关键语种教学研究领域躬耕多年,为关键语种教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希望借以优秀校友的精彩分享,给予师生思想的启迪与行动的方向,为关键语种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七十载春风化雨、弦歌不辍,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和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新时代使命,坚守“培养百万人民教师”的建校初心,擦亮“师范”底色,深耕卓越教师培养。今后,关键语种教育研究中心将不断探索外语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服务国家战略,为培养更多卓越的关键语种教育人才贡献力量。
图/文:邹鑫 冯烨